为什么春节叫过年,过年的来历

来源: 发布:2019年01月31日 作者: 人气:1517
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,每到春节,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贴红对联,放鞭炮,敲锣打鼓,好不热闹,正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,辞旧迎新举国庆。

       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,每到春节,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贴红对联,放鞭炮,敲锣打鼓,好不热闹,正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,辞旧迎新举国庆。相传古时有两个怪兽,一个叫“夕”,一个叫“年”,前者专干做恶,人们避而远之,后者是好兽,专干好事,人们都很喜欢他,“夕”怕“年”而“年”要每年正月初一才来。在长期的斗争过程人,人们逐渐发现,“夕”这个坏兽怕红,怕光,怕爆炸的声音,为了对付“夕”,家家户户都学会了贴对联,张灯结彩,放爆竹(就是用竹子放在火上烧就会爆炸轰轰的巨响声,后来才演变成放鞭炮)所以每年的最后一天大家就叫除“夕”,因为第二天也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一“年”就来了,就叫迎“年”,辞旧岁迎新年一直到今天。现在春节就有两个意思,一个是过春节本身,二是迎接新年,后来合起来,就成了“过年”。春节指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(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),农历正月初一,又称农历新年、大年、岁首、正旦、正月朔日,又叫阴历年,俗称过年、度岁、庆新岁。旧社会新年到来,孩子要换新衣,有肉吃,那几天正是秋收后春播前,人们都闲着没事做,自然有时间举国欢庆,各种节目给新添上异彩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,是中国最盛大、最热闹、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。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,又称上元节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灯节,因为这一天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,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"夜"为“宵”,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。传统习俗出门赏月、燃灯放焰、喜猜灯谜、共吃元宵、拉兔子灯、耍龙灯、耍狮子、踩高跷、划旱船、扭秧歌、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。因为是正月的最后一天,特别的热门非凡,人们竞相出门,越是热门越是预示着来年的红红火火,这一天又叫闹元霄。特别是四川自贡,每至正月的灯会,百花齐放,异彩纷呈,全国各地游客都挤到自贡彩灯公园一睹风采,大饱眼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