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历史上成功的富甲天下的商人都有哪些,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

来源:网络 发布:2020年06月01日 作者:清风扬 人气:2088
中国历史上成功的富甲天下的商人为我们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,在故事的背后,是他们努力的艰辛与汗水,还有他们的睿智,古人们的见解和他们高超的智慧

第一范蠡
       范蠡(公元前536年—公元前448年) ,字少伯。这个不用说,我们商界的鼻祖,春秋末期政治家、军事家、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。他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,后后退隐弃政从商。范蠡是我们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,楚学开拓者。范蠡被后人尊为“ 商圣”,"南阳五圣"(谋圣姜子牙、商圣范蠡、科圣张衡、医圣张仲景、智圣诸葛亮)之一。范蠡出身贫贱,但是博学多才,与文种相识、相交甚深,曾劝文种越王可同苦不能同享富贵不听而送命。范蠡不满当时楚国黑暗政治、贵族才能入仕故而投奔越国,辅佐勾践。兴越灭吴后,越王实现霸业,范蠡即泛舟五湖,急流勇退,化名为鸱夷子皮三次经商成巨富,三聚三散家财给知交和老乡,舍得非范蠡莫属,后定居于宋国陶丘,自称“陶朱公”,世人誉为:“ 忠以为国;智以保身;商以致富,成名天下。”范蠡的伟大在于他三次散其家财,为商之典范,后代的生意人多尊奉他为财神。
第二吕不韦
       吕不韦(前292年—前235年),卫国濮阳(今河南省滑县)人,战国末年商人、政治家、思想家,秦国丞相,姜子牙23世孙。早年经商于阳翟。奇货可居理念投资并扶植异人回国即位为秦庄襄王,拜为相国,封文信侯,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。带兵攻取周国、赵国、卫国土地,为秦王嬴政兼并六国作出重大贡献。庄襄王去世后,嬴政即位拜吕不韦为相国,尊吕不韦为“仲父”,一时权倾天下。但因嫪毐事件牵连,罢相归国,流放蜀中饮毒酒自尽。总体说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,但终因高处不胜寒。一个人能取得极高的成就,还能善终,真不易。
第三沈万三
       本名沈富,字仲荣,俗称万三,关于沈万三的一部小说,作者所提供的思路比较可取,最初投奔京城一个大富人家,仅官支亨通,而且家财也是巨富,经营的品种所涉足行业也是多样化,偶然的机会让沈万三得到了学习成长的机会,史书对他的记载文字不多,但多数商贾成功各有千秋,但沈万三确实是从一个草根开始创业,成为元末明初第一巨富。一个草根能成为一代商业巨贾,无疑给从商的你我来说,提供了无尽的遐想空间。传说沈万三有一个聚宝盆,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,他应该是最早期的融资行为,对于亲朋好友的资金都放在这个盆里,经过他的经营,莫不取得娇人成绩,凡投入的都能得至理想的分红,经代代相传,就有了今天的聚宝盆一说了。他依托周庄,凭三江水运之利,广集货资,直到今天也是一样,谁掌握了物流,谁就掌握了未来。沈万三不但生财聚财技巧高超,处在那个时代的他思想也相当前卫。为我们的商业道路添加了异彩,非常值得我们思考。但沈万三的命运也是他自己造成的,凭着有二个钱做事一点不低调。《明史》中好几处提到了沈万三,在马皇后的传记里:吴兴(今天的湖州)的富民沈万三,帮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城墙,又请求为朱元璋出资犒劳军队。朱元璋发怒:“匹夫敢犒劳天子的军队,绝对的乱民,该杀。”马皇后劝谏说:“你老婆我听说法律这个东西,是用来诛杀不法之徒的,但不是用来诛杀不祥之人。老百姓富可敌国,是老百姓自己不祥(实际意思就是自己不低调造成的),不祥之民,苍天必然会降灾祸给他,陛下又何必再杀他。”朱元璋听了有些解气,饶过沈万三没杀,把他流放到云南去了。从这点看,沈万三确实是经商之奇才,但却不读历史,干出这么傻的事情来,令人贻笑大方!但他能成功,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,我们可以从中学习他对我们有用的部分。
第四子贡
       子贡复姓端木,字子贡(古同子赣)。孙子曾说:君子爱财取之有道,问心无愧,意思是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,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,就不会去享受的;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,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,就不会摆脱的。孔子的得意门生,曾称其为“瑚琏之器”。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,利口巧辞,善于雄辩,且有干济才,办事通达,曾任鲁国、卫国之相。子贡还善于经商之道,曾经经商于曹国、鲁国两国之间,富致千金,为孔子弟子中首富。“端木遗风”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,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。子贡善货殖,有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之风,孔子这句就是表达了,如果能象子贡一样富有,为什么不呢,孔子对财富的看法,就是用君子的方式去获取谓之商业的正道,经商获利何其艰辛。
第五白圭
       白圭,战国时期中原(洛阳)人,名丹,字圭。有“商祖”之誉,他主张根据丰收歉收的具体情况来实行“人弃我取,人取我予”的经商理念。在《汉书》中说白圭是经营贸易、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。在那个时代就能将这些经营过程发展成为一套理理念体系,那是相当牛逼的。相传鬼谷子传白圭“金书”,鬼谷子将里面的致富之计(“将欲取之必先予之”,“世无可抵则深隐以待时”)传于白圭。经商说白了就是平衡市场的能力,如能提前看清市场的变化,岂有不赚之理。利用这一市场规律,白圭在丰年粮价用低廉的价格收购粮食贮存,到歉年粮价上涨时沽出,从丰年和歉年的价格差中获得了成倍的利润。这种经营法则既保证自己获得丰厚的利润,还能在客观上调节了商品的供求和价格相对平衡,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保护农民、消费者的利益。难怪白圭自诩之为“仁术”。这就是孔子说的取之有道乎?盛世的古董,乱世的黄金。为了保命,还有什么舍不得呢,赚了很多钱,而你却救了许多人的命,仁商始于此吧。
第六王炽
       王炽(1836—1903),字兴斋,云南弥勒县虹溪十八寨人。这是我最欣赏的一位商人,其财富在1901年英国泰吾士报用了头版头条一整版来书写他,记录了他当时在财富排行榜是世界财富排行第四名。八国联军进入北京的时候,清政府西逃,王炽一人承担其全部费用,用富可敌国都不能表达其富有的程度,王炽是中国封建社会位居一品的红顶商人,胡雪岩也是红顶商人,但王炽却不出名,其财富远超胡雪岩。民间有“钱王”之称。他“幼而颖异”,父早逝,家计甚窘,少年的王炽不得不放弃读书,母亲变卖首饰和衣物凑得的20两银子给王炽出门学做生意,他从家乡弥勒虹溪购土布挑到竹园、盘溪贩卖,又把那里的红糖购回销售,凭着勤劳和机敏,王炽不久就积攒得百多两银子,他扩大经营范围,组建马帮,往返贩运土杂百货于临安(今建水)府属各县和泸西、师宗、丘北之间,几年积累下来,在王炽20岁时,他已在滇南一带小有名气。后因杀表兄姜庚出逃到四川重庆,与旅渝滇商人合伙经营“天顺祥”商号,来往川滇贸易互换赚取利润。与席茂之在昆明合资开设“同庆丰”商号。其中有一个故事,王炽为不让外国商人染指云南个旧锡矿,手上十万两银子都没有,竟以一百万两白银的底价保住了个旧锡矿,但同时犯下了欺君之罪,这是要杀头的,王炽日思夜想,以奇召致胜,正如沈万三的聚宝盆一般,迅速组织起了开发个旧锡矿的资金(这又是一次成功融资的典范),从此财运亨通,一发不可收拾,纵观王炽的一生不难发现,勇于拼搏,实时创新,让王炽能够在众多经商者中脱颖而出,成就一个低调而善终的商业巨富,此人一生必是我们商业学习的楷模。
第七胡雪岩
       胡雪岩本名胡光墉,幼名顺官字雪岩,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,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,政治家,徽商代表人物。早期资助王友龄,后期资助左宗棠组织“常捷军”、创办福州船政局,在全国各地设立了“阜康”钱庄分号,被称为“活财神”。在杭州创立了“胡庆余堂”中药店,制“避瘟丹”、“行军散”、“八宝丹”供军民之需,药店传承至今,赢得“江南药王”之美誉。后因李鸿章左宗棠之争,盛宣怀制定商业手段,将胡雪岩屯积生丝生意用尽流动资金时出手挤兑其钱庄,迅速走向破产,从而瓦解了左宗棠的资金支持,胡雪岩在这次朝廷党争之下几天并倾家荡产,气恨交加,一病不起,临终时大彻大悟,痛定思痛给后世子孙定个三条家训:不许经商,不许亲近官宦,不和李氏通婚。胡雪岩的众多家产中,仅胡庆余堂留传至今。年青时的胡雪岩还有一个故事,胡雪岩年轻时四处帮东家讨债,有一天突然下雨,同路的一个陌生人跑过来为胡打了一半的伞很感动。此后胡雪岩只要带着伞,雨天就帮别人打伞,都说胡雪岩是一个好人。所以只要你肯为别人打伞,别人才肯帮你打伞。一次当地的一布商在一次生意中栽了跟头,急需资金周转,想低价2000两银子抵市值至少值5000两家产及布料生意。胡雪岩对他说:“我买下你的家产,但不是2000两,而是按市价计算,我出5000两。”布商惊诧不已,好奇的想知其原由,胡雪岩说:“我只是暂时替你保管家产,等你渡过难关了,随时可以赎回去,到时你只需付给我微薄的利息就好。”布商赎回之后,并成了胡雪岩的忠实合作伙伴。成功的商人总是花花桥儿人台人,有钱一起赚,只有这样,商业道路上才会多一个朋友,胡雪岩晚期年龄大了不说,还喜欢女人,生意上也是太过自负,才会着了盛宣怀的道。挺而走险和高处不胜寒有异曲同工之妙,站得越高,摔下来越疼。杰西利物莫尔以个人的努力创造惊人的财富,也是三聚三散,但他不同于陶朱公,利物莫尔是一个市场的赌徒,他有非凡的手段,最终也是摔在了太过自负上。
       还有伍秉鉴,乔致庸,盛宣怀,特别是张謇他是热衷教育的状元实业家主张“实业救国”,是近代著名的“状元实业家”“状元商人”,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,创办大生纱厂与垦牧公司致富,张謇一生创办了 20 多个企业,370 多所学校,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这些成功的商界人物,用他们的人生书写下了辉宏的篇章,他们一路走下来的印记,值得我们后世商人去思考,研究,在他们的成败过程中学习成长为一个位了不起的大商人。